落实课程标准,促进教学改革

发布单位:人员机构编辑:李刚发布日期:2013/01/09浏览量:1410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当前所面临的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以课程建设和改革为重点,创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把课程设在职业岗位的“缺口”和岗位能力要求上,正确把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同时,结合学院质量工程建设要求,要把教学改革工作落到实处,机电工程系各教研室围绕重点建设专业,针对学生特点,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要求进行了研讨。 
   能源应用教研室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为突破口,寻求课程改革举措,严格按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特别是在具体教学细节上,要突出专业技能要求,合理设计课程,并整理相关材料,不断积累经验,因材施教,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做到课程设置与岗位群的职业标准相融合;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相融合;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并从课程标准的落实实际情况考虑,如学生基础、生源性质等,这些对实施课程标准来说有巨大的挑战性,如何能严格按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难题摆在了每一个教师面前。在《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教学中,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教学,从项目教学入手,这就需要采购教学器材,以满足教学要求。从设计的实例入手,从简单实用有趣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体验性学习、参与性学习、观察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设计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等,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不断巩固、强化所学职业技能,显示出学习主体性,从而实现由教程向学程转变。
   模具教研室为落实课程标,重点从实验实训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讨。由于模具、数控作为技能要求较高的实训项目,传统的教学将理论和实践教学分开,一般是完成理论教学后再去实践,学生往往是即学不好理论又无法掌握实践操作。而且对于纯理论的课程学习,很多同学即使考了很高的分数也不知道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项目改革实施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将实训项目由学期结束时开始调整到学期中间开设,任课教授首先通过仿真实验来指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完成仿真加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将仿真的结果通过实训来完成,在此期间学生会发现理论、仿真、实际加工之间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不足;最后再回到理论教学,任课教授通过指出三者之间区别和联系,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方式和注意事项,初步取得较好的效果。二是对于塑料模具设计,传统的教学是通过理论考试来完成对学生的评价,此种方式局限性太大。本学期,任课教师首先按照教学计划以项目式教学来代替理论教学,提前2周完成理论教学任务;其次,任课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完成某个零件的课程设计,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最后,教师通过考察学生的设计结果来评定学生的考试成绩。
   机电教研室重点从《ProEngineer产品造型设计》课程建设展开了探讨,ProEngineer软件作为三维机械设计软件在工程机械、家用电器等领域的产品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并为省级技能大赛培养优秀的人才,特针对该课程讨论教学的改革、教学的实施等。同时本课程作为院级建设的精品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一是加强课程改革,继续推进开放式教学,逐步实施课证融合,同时结合技能证书和全国3D软件技术大赛,完成教学、考证、竞赛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改革教学考核的方法,逐步增大学生自主作品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技能考证在教学考核中所占比例,增大平时学习态度在考试中所占地比例,大幅减少或取消考试,以课程设计取代以往的上机考试,突出学习的应用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三是注重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能力,针对性培养,能力较强的学生曲面加强,培养方向曲面造型设计,模具设计等,能力稍弱的学生加强基础特征的创建和运动装配、分析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机构设计、结构设计能力,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注重加强工程图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基本产品的造型设计,生产图纸的绘制、物料成本统计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得各层次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向不同方向发展。
   通过促进教学改革,从教学、实验实训、校企合作、教学资源及教学设计等多方面开展工作,才能有效落实课程标准,提高我系办学质量。
   
                                     机电工程系督导组
                                      2012年12月20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