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决定命运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4-03浏览次数:1614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伟大的“中国梦”展现出光明前景。 
  一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走什么样的路,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这条道路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积贫积弱,亡国灭种的民族灾难空前深重。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华民族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起的时代强音。无数仁人志士和各种社会力量,纷纷探寻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但都纷纷碰壁了、破产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华民族的希望到底在哪里?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历史重任,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艰辛探索、浴血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而不是什么别的主义能够救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上冒出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的。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我们学过苏联、照搬过苏联,也提出要“以苏为戒”;我们实施过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原则和政策措施,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也出现过严重曲折。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唯物史观的深邃目光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新时期。 
  事非经过不知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我们照搬过本本,也模仿过别人,有过迷茫,也有过挫折,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觉醒,一次次实践、一次次突破,最终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几十年的探索充满了艰辛曲折,个中滋味,唯有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 
  二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进行了精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鞋子合脚才能走得快、走得远。要以脚定鞋,而不能削足适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基本国情的关系,就好比鞋和脚的关系。只有准确认识国情、科学判断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才能为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奠定前提、依据和出发点。在长期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我们党清醒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一切都不能离开这个实际、超越这个阶段。尽管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时代特征、具体国情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牢牢把握了这一科学判断,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自觉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这是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实现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条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一条前景光明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性的目标就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它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唯一现实途径。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艰苦奋斗、矢志不渝,已经书写了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创造了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今后,我们仍然要坚持正确方向,沿着这条正确道路继续前进,脚踏实地、不懈奋斗,用苦干、实干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比较是最好的老师。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人民群众生活极大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同欧美一些国家困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相比,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模式、陷入发展陷阱相比,同一些西亚北非国家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相比,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充分彰显。 
  三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总结历史的深刻启示,也是面向未来的庄严宣示。 
  不同国家的历史条件和国情不同,其发展的道路和途径也迥然相异。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近代欧洲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先发优势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西方模式”似乎成为唯一成功和正确的选择。事实上,“西方模式”奉行依靠发动军事侵略和对外扩张,依靠残酷剥削和殖民掠夺形成原始积累,内部社会矛盾尖锐、贫富差距悬殊,其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调和的固有矛盾始终存在。这种模式,别的国家学不来,行不通。历史经验已经使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历史终结论”一度甚嚣尘上。如果真有什么“终结”的话,也只能是“苏联模式”的终结,而不是社会主义的“终结”。“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过积极作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也显现出来。社会主义改革就是要避免这一模式的弊端。但是改革不等于“改向”,扬弃“苏联模式”不等于否定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为历经磨难的社会主义注入强大的发展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代表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线索,又体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一般规律;既避免了资本主义的苦难,又实现了对以往模式的超越;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自信,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刘海涛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Baidu
map